11月18日,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低空经济发展战略分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来自低空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业界精英汇聚一堂,聚焦“新赛道,新业态,新动能”主题,积极探索粤港澳大湾区政策规则对接等,共同做大做强产业体系,推动低空经济成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区域合作及国际示范开辟新路径。
大湾区前景广阔
机遇与挑战并存
“大湾区由珠江口将各个城市分隔开来,是我们认为非常完美的一个发展低空经济的场景。” 峰飞航空高级副总裁谢嘉现场分析道。据了解,粤港澳大湾区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政策支持下,大湾区发展迅速,积极应用创新成果,在科技领域成绩斐然,众多前沿科技落地应用,如智能交通、数字经济等,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极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区域。(详情可点击此处)
中国航空研究院首席专家舒振杰在《全面推进全空间无人体系创新发展》的主题报告表示,当前,珠海横琴正建设7类基础设施,涵盖管控中心、数据中心、低空航路图、无人机垂直起降场、低空通感一体网络、低空气象保障服务等。“低空气象保障服务是在横琴新加的保障措施,这是未来低空的微气象,可以达到分钟级播报的服务,这也是探索性的基础设施。”他指出,目前无人系统工程师协会在澳门注册完成,后续可以依托横琴和澳门地理优势制定标准。另外,广州南沙在多方支持下成立第一个全空间无人体系技术创新中心。
与此同时,舒振杰坦言,当前低空经济建设实践虽有成果,但仍存在不足,如全国多地都在进行管控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但缺乏统一标准,航空器构型多样且缺乏最优方案,场景运营缺少标准化,商业模式也受到质疑。中国宏观经济学会正推动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其无人体系专委会提出标准引领、场景开放、加快数字推广的发展思路,将为该领域后续发展明确方向。
现场交流 论坛主办方供图
热潮中谋发展
理性中求突破
“低空经济是把双刃剑。”中国工程院院士、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志杰在论坛主题报告中提出,低空飞行的航空器可以发展经济,但随着航空业制造成本降低,航空器也很可能成为扰乱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为此,他提醒,未来城市发展低空经济需先解决安全层面的监管和保障问题,如空防安全、飞行安全、公共安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等。
此外,陈志杰认为低空经济管理模式同样面临诸多挑战。在构建政府主责、行业指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新管理模式背景下,如何由政府主责前提下构建新型协同管理体系;在空域新分类的情况下,如何科学设计G类(G类空域是指真高120米至300米之间的空域)和W类(W类空域是指G类空域内真高120米以下的部分空域)空域资源的配置;低空未来是数字飞行,如何设计全新的数字飞行规则;从管理维度如何切分责任、构建新型执法体系,明确制造侧、运行侧、管理侧的职责分工至关重要。
陈志杰建议,先做好公共服务(ToG),在此基础上发展短途运输、旅游等(ToB)业务,最终走向面向个人(ToC)阶段,推动低空经济全面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欧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周成虎表示,低空经济一定要到面向个人(ToC)的阶段,才能真正形成庞大的体系。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蓝娟 李润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