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齐聚一堂、分享知识干货,最新成果发布、思想火花激荡。10月12日,由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和中山大学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开放合作发展报告(2025):全球价值链重构与“一带一路”开放合作》成果发布暨“2025·开放合作高端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顺利举办。
据了解,《开放合作发展报告(2025)》由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在全球范围内组织专家学者共同研创撰写,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活动现场,作者代表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曾智华博士、中银香港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应坚博士、韩国世宗大学崔弼洙教授、日本阪南大学洪诗鸿教授和保加利亚索菲亚大学阿塔纳斯·乔治耶夫教授分别进行报告。
研讨会现场
“这份年度报告不仅是践行开放合作理念的生动体现,更是我校在学术研究领域服务国家战略的又一重要成果。”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帆教授致辞表示,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开放合作是引领时代发展的浩荡大势。在国家“一带一路”创新人才交流外国专家项目等资助下,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邀请来自世界银行经济学家,日本、韩国、新加坡、中欧、欧洲等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内地、香港、澳门的知名专家学者,通力合作倾力撰写《开放合作发展报告(2025):全球价值链重构与“一带一路”开放合作》。
新书揭幕
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毛艳华教授在成果发布中表示,作为研究院首部聚焦“一带一路”开放合作的系统性研究成果,《开放合作发展报告(2025):全球价值链重构与“一带一路”开放合作》立足全球化进程中“逆全球化”挑战与发展新形势,紧扣“全球价值链重构”核心命题,深入剖析“一带一路”建设成效与深化开放合作的路径,为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的思想参考。
毛艳华院长进行成果发布
当前,世界正处在重要的历史十字路口,开放合作仍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加快规则标准“软联通”进程、强化数字经济对区域价值链的赋能、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优势拓展“蓝色伙伴关系”与人民币合作场景……《开放合作发展报告(2025)》的发布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操作性的思路与建议,这不仅是一份研究成果的呈现,更是一份推动全球开放合作的“倡议书”。报告依托一手调研数据、官方统计资料与案例研究,清晰刻画了“一带一路”建设十余年的显著成效,探究全球化转型与全球治理变革的深层逻辑,更试图为世界各国凝聚开放合作共识、共同破解发展难题贡献智慧力量。
《开放合作发展报告(2025)》
新书揭幕和成果发布后,“2025·开放合作高端学术研讨会”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罗雨泽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泓研究员、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前所长葛顺奇教授、南京大学商学院原副院长于津平教授和香港大学协理副校长邓希炜教授、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罗长远教授、东南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邱斌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院长殷晓鹏教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主任李兵副教授共十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新形势下全球价值链重构新态势与深化“一带一路”开放合作进行主题报告。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张治伊
通讯员 陈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