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广东AI玩具崭露头角:“无屏智能搭子”化解家长焦虑

2025-10-26 20:40 来源:南方网·粤学习 蓝娟

  “如今,AI玩具能够根据语音指令完成跳舞、特技动作等,并且支持实时对话,相较于带屏幕的电子产品,使用起来更加令人安心!”10月26日,在第24届汕头・澄海国际玩具礼品博览会(以下简称“玩博会”)AI智能交互体验区前,汕头家长林女士带着孩子体验AI机器人,各类“无屏幕智能搭子”成为展会最受瞩目的亮点。据汕头市澄海玩具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玩具企业正加速抢占AI赛道,在政策与技术双重驱动下,传统玩具产业正从“制造”向“智造”跃升。

第24届汕头·澄海玩博会AI智能交互体验区

  无屏产品成新宠 全龄市场爆发式增长

  AI玩具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玩具融合的新型产品,通过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情感计算等技术,实现与用户的智能交互,提供个性化体验和情感陪伴。

  “孩子总是好奇地问各种‘为什么’,而AI不仅知识渊博,还极具耐心,更重要的是,无屏幕AI玩具还能有效保护孩子的视力。”林女士的感受道出了家长们的心声。AI玩具凭借其“寓教于乐”与“护眼陪伴”的双重优势,精准覆盖了全年龄段用户。它不仅为儿童提供启蒙教育,也为Z世代群体带来情感慰藉,更成为中老年人管理健康、锻炼认知功能的得力助手。

现场参观者与AI猫咪互动交流

  AI玩具的市场热度持续攀升。京东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AI玩具产品销量环比激增6倍,同比增速更是超过200%。咨询公司IMARC预测,到2033年,全球AI玩具市场规模有望从2024年的181亿美元上升至600亿美元,2024年至2033年复合增长率约14%。

  锚定千亿目标 粤企抢滩AI蓝海 

  全球玩具看中国,中国玩具看广东。广东玩具正凭借AI技术实现换道超车,智领全球产业新潮流。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县域特色产业代表,汕头澄海已有一批企业率先突破,产品涵盖仿生宠物、教育机器人、非遗载体等多元形态,为赋能教育、心理等领域开辟了新路径。

  记者在展会走访中发现,AI玩具的商用进度不一。部分商家正专注于样品的研发打磨,另有商家已备好样品,但其上架销售计划主要取决于企业客户的订单需求。其中,多款搭载混合AI模型的无屏幕玩具,如赛博特技机器狗、AI飞飞兔、瑞奇毛绒小狗等,已率先上市销售,零售价在200元到450元区间。

  “对中高端玩具而言,引入人工智能是产品升级的必由之路。这件事水到渠成,我们势在必行。”汕头市某玩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润南表示,公司研发赛博特技机器狗历经2年多的探索期。产品启动研发时,受限于纯云端大模型的局限性,整个产品响应速度远达不到商家、消费者对AI产品预期的体验效果。直到国内本土开源大模型普及,为AI玩具带来突破性机遇,不仅破解了产品研发的难题,而且一定程度降低了产品成本。据AI飞飞兔、瑞奇毛绒小狗等产品工作人员介绍,相关产品在开源大模型火爆后,逐步进入AI玩具赛道。

AI机器狗根据语音指令跳舞

  政策红利正持续释放。广东省近期出台的《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玩具产业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建设汕头、东莞、深圳等重点产业集群,到2027年,全省规上玩具产业营业收入达1千亿元,AI玩具渗透率达30%以上,培育5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AI玩具领军企业。

  机遇与挑战并存 产业协同创新破局

  尽管AI玩具发展势头迅猛,仍面临多重考验。记者在玩博会现场走访发现,多数产品仅支持汉英双语,难以满足“一带一路”市场需求。沈润南透露,多语言适配是当下AI玩具发展的“硬骨头”,他们正在寻求成本可控、消费者普遍可接受的适中价格的解决方案。

  目前AI玩具的外形设计较为单一,因此许多对形象有偏好的消费者持观望态度。有受访者建议,AI玩具可做成类似芭比娃娃自行装扮的形式。例如,同是猫或狗的形态产品,可选择相应的种类、装扮,让形象更多元化,进而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欲。受访企业表示,在控制成本前提下实现形象多样化难度较大,需供应链与设计端协同创新。

  与此同时,伦理安全领域存在的争议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部分家长担心孩子因过度依赖AI会削弱其社交能力,甚至引发“AI代学”的现象。对此,沈润南强调,在指导未成年人合理运用AI的同时,更应重视超越AI的核心素养教育。他举例阐释,人们使用AI时,提示词表达越精准,通常获得的回应也越符合预期,且需对AI的回复进行审思和辨识。“在使用AI的过程中,必须明确一点:我们是AI的主导者,而非沦为AI的附庸。”此外,AI大模型的内容过滤机制在敏感话题、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均实施了严格的管控。受访企业呼吁,作为新生事物,AI玩具正攻坚克难,诚邀各方积极参与,共同促进AI玩具的发展。

  业内专家指出,广东玩具产业需依托集群优势,打通AI芯片、IP创意、跨境服务等关键环节。随着政策落地与技术迭代,这片千亿蓝海有望孕育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智造”标杆。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蓝娟

  摄影 蓝娟

编辑:黎洁婵   责任编辑:陈海敏   校对:陈学德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