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战斗不等人,得时刻准备着|广州海珠下渡社区党员突击队的故事

2022-11-25

  广州海珠区下渡社区,距离疫情高发的康鹭片区不远,辖内有8个楼盘,还有城中村,防控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响应党员就地转化为一线防控力量的号召,下渡社区党员突击队应运而生。

  与病毒较量,是一场加速跑。突击队的第一单任务,就要向高风险区挺进。11月14日,该社区的一栋单体楼出现阳性病例。接到任务后,队长丁波平发出了动员令,余仕杰、陶连乐、雷光耀等47位党员志愿者主动请缨,奔赴一线。

  虽是左邻右里,不少人是初次见面,而战斗不会等待战士准备就绪,因此,大家得时刻准备着。这,就是下渡社区党员突击队故事的开始。

  突击点:数据越快越好

  党员突击队每天都有硬仗要打:参与高风险区流调排查,配合维持秩序,支持物资保供。更重要的是要快速收集涉疫居民信息数据,为第一时间斩断病毒传播链提供支撑。而这,往往是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堵点和难点,自然就成为突击队的“突击点”。

  说来也巧,几位队员都有数据处理专业背景。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基础上,余仕杰迅速打通了社区楼盘的信息获取渠道;陶连乐在电脑上三下五除二一操作,就让数百户居民信息一目了然;雷光耀拥有一个“百宝箱”,专业统计工具与模板信手拈来。毕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最重要的是,用这些工具做什么?丁波平早有打算:“疫情传播具有明显的地缘关联性,精准预判能迅速斩断传播链。所以,我们既要管好重点区域,更要对周边的数据进行预收集。”

  果不其然,社区内相邻的两个小区先后“中招”,前置工作有效保障了密接判定、环境消杀、上门核酸检测、物资调度等各项工作的“热启动”,让时间更短、流程更顺。

  但魔鬼往往就在细节中,答案也可能来自对细节的捕捉。此前的普遍摸查,采取的是“泛地址”概念,快是快、但不够准;而且,物业只知道谁在交物业费,出租业主也未必掌握全部租户信息,都不够全。从病毒传播规律看,传染范围呈现明显“十字交叉”特征,即除确诊病例同楼层存在较大传染风险外,与病例同户型的上下楼栋同样存在下水道传播可能性。

  “于是,我们将维度拆解到单元号、楼层、户型、门牌号,把住户申报、物业信息、核酸信息三种渠道结合起来,并将涉疫户号、关联群众精确标注,锁定范围,强化对重点住户的必要关注,从而更有力、更有效地推进工作。”丁波平说。

  多次出战,突击队很快形成了“2位数据挖掘员+4位数据维护员+若干党员突击队志愿者”的智慧作战部。如今,对社区内近2000个数据点位的情况了如指掌,使精准防控更精、更准、更快速。突击队还形成了一套突发疫情点位的数据整理规程,为上级指挥部提供了参考。

  落脚点:解决急难愁盼

  党员突击队冲锋在前,目的在于更好地察民情、知民盼、暖民心。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最吃劲时,老百姓的活动范围受限,很多需求得专门处理。此刻,数据又发挥了大作用。

  人员底册在手,突击队对高风险区居民个性化诉求如数家珍,再通过与物业、志愿者联手核实、主动对接,这些需求便被无缝链接到社区医疗保障组。

  家住海琴湾的潘爷爷因需要定期进行肿瘤免疫治疗,正急得团团转。没过多久,退休医疗服务队志愿者先是打来了“云问诊”电话,了解到他就医需求的迫切性,这一需求又很快被转至党员突击队,直抵医疗保障组。

  这些天,在突击队的协助下,具有放化疗、血透析、早孕诊治等特殊需求的群众都得到了较好的照顾。潘爷爷的夫人说:“本来,看到陌生电话没想接。幸亏接了,也感受到心意了。”

  在突击队员们看来,这一轮疫情挑战大、线程长,更要冷静应对、勇挑大梁、啃硬骨头,要突击的就是难点堵点,落脚点就是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比如,到高风险区辅助核酸检测工作,突击队员当仁不让;面对核酸检测点不足的问题,他们与社区协同,盘活资源、调度力量、组织专场;对有特殊需求的左邻右里,大家则精准定位、急其所急、应其所需。

  10天相处,突击队员已十分默契,服务工作也越发到位。这一切,皆因用心用情,方可同向同行。

  驻扎点:以指挥部为家

  突击队的工作需要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但由于病毒狡猾、疫情散发,社区不断有楼盘小区出现阳性病例。他们索性搬到了指挥部驻扎,夜晚和衣而眠,清晨又投入战斗。

  正因如此,突击队员更真切感受到基层社区工作的不易,这份同理共情,又凝聚了更大的力量,营造了更暖的氛围,也会成为将来大家回忆中的一份“难忘”。

  雷光耀,交了“新朋友”。一位被赋红码的陌生人向他求助,他留下了对方的电话号码,并在得知检测点消息后第一时间告诉了这位“朋友”。“未来你都当志愿者吗?羊城加油,海珠加油!”看着对方的信息,他的心里泛起一阵感动。

  陶连乐,树了“新榜样”。每天看着社区居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陈永强永动机式地四处奔波,不急不躁,无怨无悔,甚至用酒精洗脸,既为消毒,也为提神,陶连乐的干劲更足了,“盼着早日胜利,回家跟儿子下棋!”

  余仕杰,攒了“新体验”。上门为高风险区住户做核酸扫码,后来得知有一位阳性感染者。作为一名非专职工作者,他有些后怕,但没有一丝后悔,“党员突击队嘛,就是要冲在一线,去急难险重的地方!”

  丁波平,有了“新战友”——下渡社区党员突击队。大家时刻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