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广东外贸顶住外部市场需求低迷等多重不利因素冲击,全力稳规模优结构。上半年,全省外贸进出口3.86万亿元,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5万亿元。面对重重压力,广东外贸如何稳住大盘,持续培育新动能、释放新潜力?跟随记者的镜头到一线看一看。
清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海关监管场所内一派忙碌。一批批来自全球各地的鲜活水产、新鲜瓜果陆续抵达,经查验后可销往全省各地。消费回暖,刺激广东外贸进口出现新增长点。上半年,广州海关关区企业进口消费品超540亿元,同比增长超10%。
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背后,特色农产品、“新三样”成为两大动能。以荔枝为例,今年1-6月,广东出口荔枝1.65万吨,货值2.9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83.7%、51.9%。
另外一端,在南沙港、东莞港等多个港口,新能源汽车排队装船出海成为新常态。作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汽车滚装码头集群,南沙汽车口岸通过拓展外贸滚装船航线直航直靠,促进多港协同运输出海,目前已累计开辟8条外贸汽车出口航线。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东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出口分别增长7倍、27.7%、57%。
完善的供应链,是广东机电产品出海的坚韧底色。在广州黄埔这家生产电磁线的工业企业里,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漆包线正在赶工生产。企业研发的新能源汽车用漆包线加工工艺,获得了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电磁线领域的首份发明专利。这项工艺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产品在应用设备中体积减少25%,功效比提升20%。目前产品已成功配套我国新能源汽车75%以上品牌,远销东盟、北美等市场,助推企业上半年出口总额同比增长约13%。
靠自主创新拓市场,向政策利好要信心。今年以来,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全面生效、广东省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22项措施全面落实,广东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上半年,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10.8万家,增加8.9%,企业数量创历史同期新高。上半年,广东省民营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占外贸进出口总额超94%,成为稳住广东外贸基本盘的主要力量。
记者:林楚纯
摄像:黎英杰 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