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白云机场:优体系、强品质、促活力,以一流管理成效推进一流枢纽建设

2023-01-05

  南方网讯(见习记者/李晓琪 通讯员/粤国资宣 机场集团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云机场”)是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下属骨干上市企业,中国三大国际航空枢纽之一。白云机场实施争创世界一流枢纽机场规划,以一流管理成效为抓手提升枢纽能级。2019年旅客吞吐量达7339万人次,航线覆盖全球约230个通航点;2020年旅客吞吐量问鼎全球第一,创下中国机场首次登顶记录,并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2021年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创建行动标杆企业”。

▲白云机场

  高度重视,精密部署,扎实推进管理提升

  坚持“抓对标、促提升、创一流”,明确“5+N”对标对象,制定涵盖10大对标领域、33个细分领域、95项具体任务的对标提升行动方案与清单。公司主要负责人亲自部署、亲自督导,搭建起“本部+下属单位”两级对标工作体系。

▲白云机场对标提升行动思路

  战略引领,精准授权,科学规划顶层设计

  健全“一闭环、一抓手、三组织、三联动”的“1133”战略导向工作机制,以战略闭环管理为基础,以战略解码为抓手,发挥战略审查委员会、战略管理办公室及战略课题组三类组织的作用,推进“计划、预算、考核”的紧密联动。强化本部“七大中心”功能,做实区域管理,做强保障业务,做精经营业务,推进非核心业务市场化。成立授权委员会,构建负面清单式授权体系,实施“一类一策”与“一企一策”结合的灵活授权,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健全企业文化“六个一”管理模式,即建立一个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依靠一支企业文化讲师队伍、打造一个“云品汇”品牌、搭建一个企业文化展厅平台、建立一套包括“2+2+N”文化宣讲、“文化进班组”等的宣贯机制、形成一种“企业文化齐讲共做”氛围,促进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紧密融合。

  高效指挥,精细管控,着力打造秒级运行

  围绕“一个中心”,打造最强大脑

  全面推进运行控制中心建设,构建运行决策、危机管理、运行信息、资源管理、机坪管制五大管理中心。以“集中指挥、区域管理、专业支撑、信息共享”为理念,以机场生产运行为主线,实施“分级管控、集中会商、协同决策”运行模式,实现全区域覆盖、全流程控制。

  依托“两个平台”,提高协同效率

  建立A-CDM协同决策平台与运管委平台,完善空地协同机制,提升运行效率。率先实现空管放行排序与地面保障信息融合计算,成为民航局“联合运行场景”试点单位。推进“一体融合”远程塔台试点,成为国内首家进入运行验证的远程机坪管制机场。

  紧抓“标准建设”,提升保障精度

  围绕航班、旅客、行李、货物“端到端”运行全流程,以“秒”为单位细化航班保障颗粒度。航班保障关键节点采集率达100%,并率先推行航空器“同进同出”和“航班推出预管理”。2022年航班放行正常率达到94.16%,平均滑入时间11.06分钟,滑出时间15.36分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白云机场运行控制中心大厅

  健全体系,精炼品质,树立“四型机场”标杆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型机场”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四型机场”各领域(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均入选民航局示范项目。

  “四个向”打造平安机场

  着力打造本质安全企业,连续实现30个安全年。向责任要安全:建立全员安全责任清单、安全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向体系要安全:健全SMS手册、通用安全制度、专项安全制度、三级部门手册、岗位工作手册的“五级规范”安全制度体系,完善公司领导、安全监察部、巡督部门、区域管理部门、生产保障部门的“五级监管”隐患排查体系,通过民航局安全管理体系和航空安保管理体系审核。向标准要安全:建立动态管理的核心风险管控措施清单,推进保障标准与国际接轨,成为国际航协地面运营安全审计(ISAGO)新模式下中国首个通过全模块审计的机场。向文化要安全:树立“管理全覆盖,隐患零容忍”的安全理念,建立安全作风问题负面清单和岗位安全积分管理机制,“手指口述”工作法等措施在行业内推广应用。在民航局2022年上半年运输机场运行安全保障能力综合评估中排名A类机场第一名。

▲平安机场——“手指口述”工作法应用

  “三融合”打造绿色机场

  推进能源、环境、碳排放三体系融合,形成一个体系、一套制度、一个流程、一起评审、一同纠正的“五个一”模式。建成国内首个集计量计费、体系管理、决策分析于一体的机场能源管理信息平台。在内地机场中率先取得国际机场碳排放三级认证,创全球最快认证记录,并获评“民航打赢蓝天保卫战先进单位”。

▲绿色机场——白云机场T2航站楼光伏发电屋面

  “四个一”打造智慧机场

  积极推进“四个一”工程建设(一朵云、一张网、一幅图、一个身份),入选民航局首批“智慧机场”建设示范项目。在国内率先推出全流程“One ID”服务与易安检服务,自助出行获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FAST TRAVEL”最高荣誉白金标奖,千万级机场技术要素应用率位列全国第二。截至2022年,获得139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3项专利。自主研发的“云桥”综合设备管理系统、智能应急指挥管理平台等产品在国内机场应用。围绕“上云、用数、赋智”,着力推进数字化转型,为争创一流枢纽全面赋能。

▲智慧机场——可视化航班保障信息平台

  “一加五”打造人文机场

  深耕“一个核心品牌”——“春风服务”,传递“润无声、暖人心”的26℃服务理念。聚焦“五种特色体验”,建设“春风畅享”高效机场、“春风悠享”放心机场、“春风悦享”友善机场、“春风馨享”温馨机场和“春风乐享”文化机场。出台“春风服务基本法”,推出“C-PORT服务管理模型”。建成国内首家常旅客机场端平台“机场通”,会员数量突破1000万,月活用户达50万。

▲白云机场C-PORT服务管理模型

  白云机场连续三次获评“中国机场服务质量优秀奖”;获得全球民航运输星级认证权威机构SKYTRAX“全球五星航站楼”“全球最杰出进步机场”“中国最佳机场员工”奖项;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获得国际机场协会(ACI)全球机场服务质量满意度并列第一,获得亚太地区旅客吞吐量四千万级以上最佳机场奖;列入中宣部“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春风服务”品牌建设案例,入选国务院国资委2021年度100个国有企业品牌建设典型案例名单,获得2019年、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业态创新服务示范案例奖”。

▲人文机场——白云机场 “春风服务”

  创新组织,精干队伍,激发干部员工活力

  聚焦“多元化育才”,开拓人才强企之路

  系统推进领军人才、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建设,建设七大专业技能培训基地。内部专家和高技能人才占比达到21%。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覆盖率100%。健全职级体系,拓宽成长通道,完善全员绩效考核。

  提倡“走动式管理”,塑造务实勤勉作风

  倡导“动起来,到现场去”,各层级管理者深入一线“巡现场、找问题、想对策”。建立必到时间、必到区域、必问内容、必见工作人员的“四必”巡查机制,夯实现场管理基础,织密隐患排查网,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推广“三人组”模式,增强基层首创精神

  鼓励基层员工自发组织,建立安全、服务三人小组,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行业内获多项荣誉,孵化项目百余个。

▲白云机场“三人小组”活动成果发布

  规范管理,把控风险,提升合规经营能力

  定期开展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处置,形成全员、全过程、全体系的风险防控机制。编制合规手册,健全合规管理岗位职责体系。自主研发法定自查系统,被民航局确定为唯一法定自查示范企业,成果纳入行业监管典型案例汇编。

  改革成效

  枢纽建设开拓新局面

  2019年底,白云机场国际及地区通航点达95个,其中覆盖“一带一路”30多个沿线国家60多个航点。疫情发生以来,白云机场勇于担当,积极恢复国际航线运营,截至2022年11月底,国际及地区通航点达60个,已恢复疫情前50%以上,为保障互联互通做出贡献。同时,持续优化国内业务,日均出港频次10班(含)以上的航点超过20个。联程中转实现一次支付、一次值机、一次安检和行李直挂四项便利服务,跨司中转实现一次值机、一次安检和行李免提三项便利服务,2021年国内中转旅客同比增长22.74%。

  降本创效迈上新台阶

  建立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和共享财务三级财务管理体系,细化全面预算管理,完善标准成本体系。面对疫情冲击,持续强化降本创效,2021年实现成本费用增幅低于收入增幅,利润增幅高于旅客量增幅,在北上广三大机场中营业收入最高、总成本费用最低。

  机制创新踏出新步伐

  以下属科技型企业白云信科及空港设备为试点,着力推动机制创新,将研发支出和科技创新任务纳入考核,并实施增量激励。白云信科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完成增资扩股,设立员工持股平台,开展股份制改造,并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

  管理输出取得新突破

  强化主业优势,立足大型枢纽机场管理经验,推动在安检、消防、酒店等方面的管理输出。“白云安检”“白云消防”已形成行业知名品牌,对外开展培训合作。2021年,酒店板块与携程达成合作,向携程旗下丽呈酒店输出管理。

▲白云机场三期效果图

  管理提升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十四五”期间,白云机场将深入推进对标提升行动,自信担当、守正创新、锐意进取、乘势而上,积极推动企业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着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国际枢纽机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争做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