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阳江】农村路“变形记”:以示范带建设为抓手,铺就群众满意的幸福路

2022-09-04

省道S282线“白改黑”路线全长约20公里,总投资约8100万元。任宏柏 摄

  近年来,在推进“牧海耕田·阳西味道”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过程中,阳西县不断加快农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着力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目标,全力创建“畅、安、舒、美”的农村公路出行环境,为广大群众铺就乡村振兴的幸福路。

图片

图片

图片

  如今,阳西农村道路不断上演“变形记”。经过“白改黑”的乡村道路不仅平坦宽阔,也促进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软变硬”之后的乡村道路连通了城乡交通骨干路网,有效解决村民们的日常出行和农产品运输问题;乡村道路“窄变宽”不仅打通了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也让特色农产品能够卖出好价钱。

  白改黑

  “网红”乡村旅游人气旺

  沙扒镇渡头村是阳西县远近闻名的“网红村”,许多游客慕名前来这座滨海渔村“打卡”。

  为了进一步改善村民出行环境,提升乡村旅游品质,自去年7月以来,渡头村紧紧抓住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有利契机,启动了村道“白改黑”工程,今年8月份已完成施工。

  “我们村积极发动乡贤和村民们投资支持‘白改黑’工程,在村道实现硬底化的基础上,铺设完成6公里左右的环村柏油路。完工以后,村民出行更方便了,开车来村里旅游的外地游客也越来越多。”村干部介绍说。

  日前,毗邻渡头村的省道S282线路段“白改黑”提质改造工程也顺利完成,起点位于新墟镇高速出口处,终点至沙扒镇月亮湾转盘处,改造线路全长约20公里,总投资约8100万元。

  该工程保持原有路面宽度不变,对路面进行升级改造,铺设沥青并完善沿线交通安全设施及标志、标线。结合村道完成“白改黑”改造,为渡头村下一步发展民宿、渔家乐等乡村旅游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

  软变硬

  构建农村公路管养新模式

  近年来,阳西县大力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各镇压实工作责任,厘清分工责任,坚持齐抓共管,共同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让C899线等多条惠农道路实现了“软变硬”。

  在塘口镇C899线,记者看到这里路面平整、道路畅通。然而,在启动改造之前,“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是村民们出行时的真实写照。这条道路连接着竹迳村委会的白石头村和新村,两个自然村之间不时有农用车辆经过。

  为了解决附近村民出行不便的实际困难,自2020年启动改造工程以来,C899线建成了路基宽4.5米、路面宽3.5米、厚度达18厘米的水泥混凝土路,有效解决了村民们的日常出行和农产品运输问题。

  按照广东省下达给阳西县的建设攻坚任务要求,该县近年来已全面实现砂土路清零改造近400公里。按照“一路一长”的要求,阳西县农村公路积极推行“路长制”,着力构建政府主导、分级负责、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农村公路管养新模式。

  窄变宽

  乡村蚝产业不再愁销路

  程村镇是“中国蚝乡”,红光村是该镇主要产区之一,有着几百年养蚝历史,七成以上的村民都从事养蚝业。作为进出该村的必经通道,Y706公路每天至少有2000辆大型货运车经过。

  以前由于公路等级低、路面窄,许多采购商都不愿意到红光村采购,大货车进出困难,导致运输成本升高。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契机,红光村沿途的Y706公路被拓宽至6米,全长5.567公里的改造工程串联起省道S542线,使村民和采购商的进出更方便快捷。

  在畅通农村物流渠道之后,一辆辆载满生蚝的货车从红光村穿梭而过,运出去的不仅仅是一箱箱优质生蚝,更是当地蚝农致富奔康的希望所在。“现在村里的生蚝不愁销路,我们蚝农的信心也更强了,村里人都愿意投资养蚝,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红光村养殖户谢伯高兴地说。

  南方日报记者 赫鹏翀